首页> 中文期刊> 《治淮 》 >淮河干流行洪区调整对沿淮洼地排涝影响分析

淮河干流行洪区调整对沿淮洼地排涝影响分析

             

摘要

一、基本情况安徽省境内淮河流域面积为6.7万km2。北岸为广阔的淮北平原,面积3.7万km2;南岸为江淮丘陵区,西南部为大别山区,沿淮有一连串的湖泊洼地,面积3.0万km2。其中易涝面积达3.0万km2,耕地2800万亩,涉及人口2200万。该区域洪涝灾害频繁,平均3-4年发生一次涝灾。沿淮两岸洼地受淮河干流洪水顶托影响,流域范围内来水无法外排,易形成“关门淹”,淹没水深大,一般在2.0~4.0m,时间持续长,一般在30~90天,洪涝灾害尤为突出。

著录项

  • 来源
    《治淮 》 |2013年第3期|8-10|共3页
  • 作者

    辜兵; 刘福田;

  • 作者单位

    安徽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 230088;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