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功能与分子医学影像学(电子版)》 >异位胸腺瘤病理分型、临床分期及CT诊断进展

异位胸腺瘤病理分型、临床分期及CT诊断进展

         

摘要

胸腺瘤大多认为起源于未退化的胸腺上皮组织,由上皮细胞和淋巴细胞组成,起病隐匿,绝大多数位于前上纵隔,发病比例男女相近,发病年龄40~60岁。对于发生于前上纵隔以外的胸腺瘤则称之为异位胸腺瘤(ectopic thymoma,ET)。ET临床少见,仅占胸腺瘤的2﹪~4﹪[1],极易误诊。ET可能起源于胸腺组织异常的胚胎迁移[2],最好发于下颈部、中后纵隔及胸腔,心包、胸膜、肺实质及支气管等部位也有报道[3]。其中,下颈部ET男女发病率为1:7,发病年龄11~71岁。笔者将从胸腺瘤的组织病理学分型、临床分期及意义、ET临床表现、CT诊断进展及鉴别诊断等几个方面进行综述,以提高对ET的认识。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