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基础教育论坛(文摘版)》 >好学校的文化应有更多温暖记忆

好学校的文化应有更多温暖记忆

         

摘要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国基础教育界似乎是随着一拨又一拨的时尚理论在行走。课程改革前期,我们所崇尚的理论话语系统基本是必修课、选修课、活动课,是隐性课程、显性课程,是研究性学习、校园文化、学习型组织;课程改革中期,多半是学校课程建设,是基础型、拓展型、研究型课程,是校本课程、现代学校制度、教师专业发展和学校文化;如今又变成了个性化办学、特色化发展、精细化管理,变成了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和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有效教学以及高效课堂等。这些概念轰轰烈烈地传递,毫无疑问为推进教育改革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同样毋庸讳言的是,一段时间之后,或由于其理论自身存在的缺陷,或由于实践过程中人们并没有完全理解并有效贯彻落实,导致教育界长期存在的根本问题没有得到多少改变,教育实践落后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现状也未得到根本改观,这些概念和理论也慢慢在被淡化并走向衰落。如同所有教育时尚理论在教育界走过的轨迹一样,“学校文化”这一概念也大有淡出舞台、被人遗忘之虞。其最终结果无非就是不断被概念和理论循环,从而渐渐失去了意义,而现实却没有多大变化。学校的困境依旧,教育的异化依旧,课改的瓶颈依旧,“学校文化”对于教育的助推力也就成为了一句空谈。我以为“学校文化”走出误区,改变现状的唯一可能就是:从宏大走向细节,从理论走向实践,从概念走向行动,从抽象走向具体。概念只是学校文化的躯壳,没有人文价值的教育生活细节,学校文化便是一个没有灵魂与精神感染力的大空壳,与干瘪的谷粒无异。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