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林业工程学报》 >低丘退化红壤区红竹幼林结构变化规律

低丘退化红壤区红竹幼林结构变化规律

         

摘要

以低丘退化红壤区植被恢复和生产潜力发挥为目标,对红竹幼林主要结构因子年际变化规律进行定位研究,结果表明:红竹抽鞭发笋能力强,年际立竹量明显,以造林后第2年增加最为显著,达2309株/hm2,第3年成林投产。新竹平均胸径造林后第3年达3.54cm;地下鞭系多分布于土壤上层20cm区间,造林后3a鞭系长度10m/m2以上,平均鞭径1.75cm。单位面积林地鞭系侧芽数随造林年限的增加显著增多,造林后第3年较第1年增加119.4%。红竹在低丘退化红壤地生态适应性好,可规模化推广应用。造林母竹标准为2.5~3.5cm径级的1~2a生健康立竹,初植密度900~1500株/hm2。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