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世界核地质科学》 >伊比利亚黄铁矿带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矿床中两种类型金矿化

伊比利亚黄铁矿带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矿床中两种类型金矿化

         

摘要

伊比利亚黄铁矿带西班牙部分火山成因硫化物矿床金矿化可分早、晚两种类型:(1)早期的块状硫化物丘底网脉型(称塔尔西斯-索铁尔-米戈拉斯型),分布在南部的沉积岩发育区,金赋存在含金很高(Au>75%)的银金矿中,与CO±Bi一起富集在块状硫化物丘底及其下的网脉中,认为金是在高温(300℃)条件下,以氯化物络合物形式搬运的;(2)晚期的多金属(Zn+Ag±As±Tl±Hg)型(称里奥廷托-阿斯纳科利亚尔-萨尔萨型),分布在北部的火山岩发育区。金含在富Ag、Hg(Ag达61%,Hg达30.5%)的银金矿和/或含金毒砂(平均含Au为280×10^(-6))中。金是在低温(<280℃)条件下,以二硫化物络合物[Au(HS)_2^-)形式搬运的。这两种金矿化类型反映了不同地质古地理环境和先后两次含金属热液成分的演化。在沉积岩发育区,沉积岩起机械屏障作用,而在火山岩发育区,则由于有海水参与而更为开放,使以氯化物为主的络合作用演变为二硫化合物络合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