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 >中国的货币结构变化与金融风险

中国的货币结构变化与金融风险

             

摘要

分析2002—2015年间中国货币结构(包括基础货币和货币供应量)的具体变化,并试图从货币结构的角度来解释其背后的金融风险.主要得出以下结论:第一,中国早期基础货币投放过度依赖外部渠道.以外部资产作为担保发行基础货币的方式过于被动,这影响了货币政策的自主性和灵活性,而不稳定的投放可能会使在特定阶段经济过热或者经济下行的情况进一步加剧.第二,中国的M2结构已出现了明显变化.国际收支顺差增速的放缓使得结汇形成的M2规模出现下降.另外,贷款的上升以及类贷款业务扩张使M2的结构和质量变得极不稳定.一方面,经济下行使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规模不断增大.另一方面,类贷款业务的扩张又加大了当局的监管难度,这会影响金融体系的安全.因此,未来在关注经济发展模式以及金融机构自身安全的同时,需要在宏观金融层面,即货币层面给予更多的关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