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断块油气田 》 >普光地区飞仙关组台缘滩储层发育机理与差异分布规律

普光地区飞仙关组台缘滩储层发育机理与差异分布规律

             

摘要

台缘滩是飞仙关组储层发育的优势相带,而同样位于台缘带的普光主体、大湾-毛坝地区飞仙关组储层发育分布存在明显差异。若要进一步完善飞仙关组储层发育分布机理,明确普光地区飞仙关组不同区域的储层差异发育分布规律及其控制因素则是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文中运用岩石学、沉积学、层序地层学,围绕不同区域储层差异分布规律及其控制因素,取得以下认识:1)普光地区飞仙关组储集岩主要为(残余)鲕粒白云岩、(残余)砂屑白云岩、细—中晶白云岩,储集空间主要为粒间(溶)孔、粒内溶孔/铸模孔、晶间(溶)孔、溶洞。2)普光主体地区颗粒滩储层连续发育,粒内溶孔占比较高,达到53.8%;大湾-毛坝地区储层厚度相对较小,粒内溶孔占比较低,约为17.7%。3)优质储层的形成主要与颗粒滩沉积、准同生溶蚀作用、白云岩化作用有关。4)台缘滩储层差异发育受控于古地貌,古地貌控制下的滩相沉积差异提供了储层差异发育的基础,受古地貌和沉积影响的准同生溶蚀作用增大了储层差异发育,准同生白云岩化作用进一步增大了区域储层差异发育。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