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5—2018年北京、上海和广州子宫内膜病变患者治疗药物使用情况分析

2015—2018年北京、上海和广州子宫内膜病变患者治疗药物使用情况分析

         

摘要

目的:了解北京、上海和广州3个城市子宫内膜病变治疗药物的使用情况及趋势,评价用药合理性。方法:自《医院处方分析合作项目》数据库中,提取2015—2018年北京、上海和广州子宫内膜病变患者药物治疗的处方数据,对治疗药物的用药频度(defined daily dose system,DDDs)和限定日费用(defined daily cost,DDC)等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2015—2018年北京、上海和广州3个城市子宫内膜病变患者21 516张门诊处方和58 203条住院医嘱,其中子宫内膜增生患者予以药物保守治疗的处方(医嘱)共6 556张(份)。孕激素类及促性腺激素类药物使用最多,门诊患者孕激素类及促性腺激素类药物的处方数占比为30.06%(6 468/21 516)、销售金额占比为27.43%(1 158 434.00元/4 223 367.42元),住院患者孕激素类及促性腺激素类药物的医嘱数占比为0.35%(202份/58 203份)、销售金额占比为0.71%(37 206.70元/5 207 408.43元);其次为口服避孕药、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口服孕激素中,甲羟孕酮、甲地孕酮、地屈孕酮和黄体酮的DDDs分别为735 600.40、28 090.88、24 127.00和12 857.00,DDC分别为0.70、40.35、24.08和37.42元,且DDDs均呈逐年升高趋势;口服避孕药中,炔雌醇环丙孕酮、屈螺酮炔雌醇和去氧孕烯炔雌醇的使用例次数分别为260、139和61例次,炔雌醇环丙孕酮的使用多于屈螺酮炔雌醇、去氧孕烯炔雌醇;6 556张(份)子宫内膜增生患者予以药物保守治疗的处方(医嘱)中,单独使用孕激素类及促性腺激素类药物处方(医嘱)共4 909张(份),占74.88%。结论:门诊是医师为子宫内膜病变患者开具孕激素类及促性腺激素类药物的主要场所,子宫内膜病变处方以孕激素类及促性腺激素类药物单药治疗为主,主要为口服孕激素,其中甲羟孕酮、甲地孕酮、地屈孕酮和黄体酮的使用居多,且具有良好的药物经济性,甲羟孕酮的DDC最低。因此,可通过加强门诊子宫内膜病变患者孕激素类药物的使用规范性和选药经济性,不断提高患者用药的合理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