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环境污染与防治》 >双台子河口国家自然保护区红海滩景观退化机制研究

双台子河口国家自然保护区红海滩景观退化机制研究

         

摘要

双台子河口国家自然保护区的红海滩景观由生长在潮间带的天然翅碱篷(Suaeda heteroptera)群落形成,是世界上数量最大的黑嘴鸥(Larus saundersi)的觅食和繁殖场所.近年来,由于翅碱篷群落大面积萎缩,黑嘴鸥数量急剧减少.通过现场监测和实验模拟,对潮间带翅碱蓬群落的生态学特性和红海滩景观退化机制进行了研究.潮间带翅碱篷是一种非常特殊的植物群落,只生长在特定标高的有周期性潮汐作用的滩涂上,过高或过低均不能生长.潮汐是保证翅碱篷在高盐度潮间带正常生长的重要自然力,可以及时洗脱翅碱篷排出体外的大量盐分,避免盐分结晶形成盐鞘使植物受害死亡.研究发现,潮间带翅碱篷群落退化的原因是由于滩涂因泥沙沉积抬升,潮位降低造成的,而拦海坝的修筑是导致滩涂快速升高的直接原因.采取必要的工程措施,翅碱篷群落是可以人工恢复的.

著录项

  • 来源
    《环境污染与防治》 |2009年第1期|17-20|共4页
  •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辽宁,沈阳,110016;

    辽宁省环境科学研究院,辽宁,沈阳,110031;

    辽宁省流域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辽宁,沈阳,110031;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辽宁,沈阳,110016;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辽宁,沈阳,110016;

    双台子河口国家自然保护区管委会,辽宁,盘锦,124100;

    辽宁省流域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辽宁,沈阳,110031;

    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闵诺格拉多夫地质化学研究所,伊尔库茨克市,664033;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
  • 关键词

    翅碱蓬; 红海滩; 群落; 退化机制;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