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华东地质》 >浙东长屿破火山的典型识别特征

浙东长屿破火山的典型识别特征

         

摘要

破火山在中国东南沿海白垩纪巨型硅质火山-侵入杂岩带中大量分布,其成因及相关的火山活动过程是理解中国东南部构造-岩浆与成矿作用的重要科学问题。破火山是近圆形的火山洼地,其形成与大量岩浆喷出的爆炸式火山碎屑流喷发伴随的岩浆房顶板塌陷有关。对于经历剥蚀的古老破火山,其内部岩石相对围岩来说更年轻,与围岩并列接触并有截然的界线,是识别破火山的重要依据。破火山一般经历多阶段的火山活动过程,包括塌陷前喷发、破火山形成喷发、破火山形成后喷发和破火山复活等,识别这些不同的火山喷发和岩浆活动阶段是理解破火山形成与演化的关键问题。浙东晚白垩世长屿火山具有典型的破火山识别特征:(1)火山岩呈直径约12 km的圆形分布,局部发育破火山内湖相沉积;(2)破火山南部第一阶段流纹质角砾熔结凝灰岩与较老的九里坪组富晶体火山岩在空间上并列,并以正断层带为界,九里坪组火山岩构成了长屿破火山的围岩和可能的基底;(3)长屿3个阶段的火山岩均主要分布在破火山内,具有典型的火山碎屑流相的岩相学特征,在垂向上依次叠置,反映了第一阶段火山活动导致了塌陷破火山的形成,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为破火山形成后喷发,喷发产物进一步填充破火山;(4)破火山内多处发育的流纹岩穹隆代表了破火山内部的多个火山岩浆通道。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