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地学前缘》 >亚洲东部'大三角'地震构造区的周边和深部动力环境

亚洲东部'大三角'地震构造区的周边和深部动力环境

         

摘要

亚洲东部存在一个巨大的三角形地震构造区域,大体上,喜马拉雅山脉、帕米尔-天山-阿尔泰山-贝加尔和东经105°线是它的3个边界,主要覆盖中国和蒙古国西部众多高原、山脉及山间盆地.三角区内现今构造活动和地震广泛强烈,地壳破碎,显示不均匀的块体边界和块内变形;区外基本上是稳定的刚性陆块,地震很少,变形较弱,处于整体缓慢运动之中.这个宽阔的板内变形区起源于印度、菲律宾海一西太平洋和欧亚三大板块之间的动力作用以及深部地幔流的影响.向北快速运动的印度次大陆已近水平地插入到西藏板块下,沿喜马拉雅弧产生多种运动和变形,并向亚洲内部远距离地扩散.沿东经95°~100°,向北的地壳运动向东和东南方向偏转,阻截了喜马拉雅弧东端的北向运动;而在喜马拉雅弧西端,帕米尔继续向北挤进中亚,受天山-阿尔泰山-贝加尔-线西北侧稳定地壳的限制,扩散的变形被中国、蒙古、俄罗斯边境地区一系列EW向和NW向的老断层吸收并在它们的西端终止.菲律宾海-西太平洋向欧亚大陆的消减-俯冲导致沿海沟一岛弧的漫长而狭窄的地震带,但对亚洲大陆的水平挤压较小,未能阻挡亚洲大陆东部向东移动.其部分原因可能是俯冲板片受到来自欧亚大陆下的ES向地幔流的推挤,这个ES向地幔流与来自印度下面的N向地幔流在西藏中部汇合并向东偏转,在大尺度上与GPs观测到的地表移动图像一致.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