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地学前缘 》 >2008年3月21日新疆于田7.1级地震近断层破坏作用

2008年3月21日新疆于田7.1级地震近断层破坏作用

             

摘要

2008年3月21日新疆于田7.1级地震发生在青藏高原北缘东昆仑山、西昆仑山和阿尔金山交汇的地区.文中介绍了此次地震的近断层破坏作用.此次地震在阿尔金断裂西端近南北向谷地海拔4 900~5 600m东坡形成了近31 km长的地震地表破裂带.破裂带主要显示正断层滑动性质,其总体走向近南北,但局部追索北北西和北北东向共轭断裂发育,走向变化很大.受地形及滑塌作用影响,断裂陡坎高度最大可达20 m,垂直位移为2m左右,最大水平拉张量也接近1.8 m,此外局部还存在近1 m的左旋位移.沿断裂发育一个近10 hm2的滑坡体,以及大量中小规模的滑坡、崩塌,多为冰碛物、洪积物及残坡积物等松散堆积.虽位于陡峭的山坡上,也未见大规模基岩崩塌、滑坡.通过平地上巨石的翻滚推测,断层附近的最大加速度峰值可达1 g.同时根据不同坡度的边坡崩塌和滚石发育程度估算出距离断层不同距离地区的地震震动峰值加速度.地裂缝分布范围较宽,距断层1 km的地区仍可见到长度超过100m的地裂缝.这些地裂缝可能是地震震动、谷地边坡变形及旁支断层地震触发滑动的综合产物.极震区最大烈度估计可达X度,综合各方面资料文章提供了该次地震Ⅸ度、Ⅷ度、和Ⅶ度等震线;长轴方向呈NNE-SSW向,与余震方向大致一致.近断层破坏作用包括强地面运动、断层破裂带、地裂缝、滑坡、崩塌、滚石等.它们受到震级、断裂活动性质及场地条件等多因素控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