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戏剧文学》 >清朝京师戏曲演员堂号考

清朝京师戏曲演员堂号考

         

摘要

戏曲演员设立堂号自清嘉庆年间起在北京梨园界蔚然成风,其主要功能为收徒课艺,逐渐成为梨园弟子坐科学艺的首选和培养戏曲演员的重要途径。而堂号弟子持觞酒等陋俗日益繁盛遮蔽了其作为科班培养演员的主要功能,而被视为纳污藏垢场所,至民国元年予以取缔。堂号存续有百余年之久,近二百七十余个堂号衣钵相承,为以京剧为代表的中国戏曲艺术培养了众多优秀演员。堂号是梳理戏曲演员师承的关捩,为戏曲艺术薪火相传的主要方式。

著录项

  • 来源
    《戏剧文学》 |2018年第6期|130-136|共7页
  • 作者

    邵红;

  • 作者单位

    天津戏剧博物馆文庙博物馆;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J809.2;
  • 关键词

    堂号; 科班; 传承;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