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临床军医杂志 》 >基因多态性及血小板高反应性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临床事件影响

基因多态性及血小板高反应性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临床事件影响

             

摘要

目的探讨CYP2C19基因多态性与血小板高反应性(HTPR)对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临床缺血事件的影响。方法选取自2009年3月至2010年4月于沈阳军区总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治疗并接受了CYP2C19基因检测及PCI治疗的1 016例ACS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了标准双联抗血小板(阿司匹林100 mg/d+负荷剂量氯吡格雷600 mg)治疗,测定CYP2C19*2、*3多态位点携带情况及血小板聚集率,分析CYP2C19基因各基因型及血小板聚集率在ACS患者中的分布情况及与临床复合缺血事件(心血管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支架内血栓和缺血性卒中)的相关性。结果本研究1 016例患者中,A组携带2个多态位点的患者共140例,B组未携带或仅携带1个多态位点患者共876例。A组术后血小板聚集率、HTPR发生率、临床复合缺血事件发生率以及各缺血事件发生率(心血管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支架内血栓及缺血性卒中)均高于B组,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携带CYP2C19基因2个多态位点且PCI术后合并HTPR患者临床缺血事件的发生率为29. 5%(23/78),显著高于未携带或仅携带1个多态位点且Non-HTPR患者的2. 1%(14/6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携带CYP2C19基因2个多态位点且合并HTPR可能是PCI术后临床缺血事件发生的高危因素。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