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干旱区地理》 >巴丹吉林沙漠典型高大沙山迎风坡粒度特征

巴丹吉林沙漠典型高大沙山迎风坡粒度特征

         

摘要

风沙地貌形态与地表风动力的互馈机制研究是近年来风沙地貌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以巴丹吉林沙漠高大沙山为研究对象,选取巴丹吉林沙漠东南部苏木巴润吉林以西高度约400 m的高大沙山,对其迎风坡沉积物粒度特征进行系统采样分析,研究了高大沙山迎风坡沙物质粒度由坡脚至丘顶以及表层和下层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沙山迎风坡表层沉积物的粒度组分较下层粗。表层沉积物的中、细沙含量相差不大,分别为48.25%和47.91%,而下层沉积物的细沙含量(58.05%)明显高于中沙(40.14%)。两层沉积物的粗沙、极细沙和粗粉沙含量均很少,且不含极粗沙和粘粒。上下层的粒度组分差异主要是由于表层风蚀和细粒向下分选所致。随着沙山高度和坡度逐渐增加,沙面发生风蚀,沙山迎风坡沉积物粒径总体上由坡脚至丘顶变细,分选变好,偏度趋于负偏,峰态没有明显的变化趋势。但由于局部地形和气流的影响,在高大沙山迎风坡中部偏上,出现粒径变粗,分选变差的异常现象。这一结论表明巴丹吉林沙漠的复合型高大沙山相比简单沙丘经历更为复杂的风沙动力过程,其风沙沉积物的粒度分析更为复杂。因此,必须综合考虑多种因素来探讨其风沙动力学机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