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水土保持通报 》 >黄土丘陵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水分及地上生物量的影响

黄土丘陵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水分及地上生物量的影响

             

摘要

[目的] 研究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土壤水分状况及其与植被群落特征的关系,为黄土丘陵区的植被恢复和重建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野外调查的方法和数理统计分析方法开展研究。[结果] 纸坊沟流域主要植被类型的地上干生物量为310.0~10 036.2 g/m2,平均地上干生物量由大到小依次为:林地 〉灌木地 〉农田 〉人工草地 〉天然草地。地上鲜生物量与株高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R2=0.9674,p〈0.01)。不同土地利用方式0-100cm土层土壤含水量较高,且土壤水分变异较大;100cm以下土壤含水量相对稳定,坝地玉米和梯田玉米的极易效水量分别为221.73和221.99mm;柠条和刺槐的土壤含水量最低,土壤水分类型为难效水,分别为311.44和333.09mm;其他6种土地利用方式的土壤水分为中效易效水。[结论] 黄土丘陵区人工林灌植被的种植导致深层土壤水分的大量消耗,不利于该区植被恢复和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