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传媒观察》 >副刊之负——访《南方都市报》首席编辑余少镭

副刊之负——访《南方都市报》首席编辑余少镭

         

摘要

副刊在中国报业的发展史上,留给我们更多的是一个意味深长的背影,一个男性的背影,因为自“五四”始,副刊就以现代社会的文化先锋姿态定格了当时副刊的繁荣历史,那样一个振臂一呼铁肩担道的形象,无疑是男性化的。但副刊从来就不乏“自己的园地”那样温婉的个性,只不过声音太过微弱,容易被功利的历史所遮蔽罢了。后来副刊便有些怄气似的鸡毛蒜皮起来,此时,又像一个蓬头垢面不折不扣的小妇人了,每天讨价还价,电灯电话,日子久了就面目可憎起来。人们开始思考,副刊到底应该像什么?标准答案肯定是没有的,只能说,一时期有一时期副刊的模样儿。曾经有一种有意思的说法,说副刊是“中国报纸的女神”,但女神到底不能算作是人,记录人间生活的一个报纸版面,还是让她回到人间来比较合适。副刊,相较于报纸版面说一不二的新闻内容,副刊其实是可以说一说二的,甚至还可以说三道四。这就有些合乎女性的气质,但又不是古代长舌妇,因为你从当代副刊的种种探索可以看出副刊之负,其中还是有某种文化担当的。所以,副刊被公认为是报纸的“第二性”,但绝对是现代知识女性。因此有一句话云:世界有男有女,生活美妙极了。新闻有男有女,报纸美妙极了。本期对话人物:余少镭,1968年生,广东潮汕人。当过小学教师,开过照相馆,2000年受聘进入《南方都市报》,现为《南方都市报》专刊·副刊部首席编辑。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