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不同麻醉监测指标调控异丙酚麻醉的比较

不同麻醉监测指标调控异丙酚麻醉的比较

         

摘要

目的:比较脑电双频指数(BIS)和收缩压(SBP)调控异丙酚麻醉深度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美国麻醉医师协会身体状况分级(SAS)Ⅰ级子宫肌瘤患者40例,随机分为BIS(B)组和SBP(S)组,分别以BIS和SBP作为麻醉深度指标调控异丙酚输注速度,比较两组患者麻醉维持期BIS和SBP与设定目标值的一致性,患者苏醒时间和异丙酚用量。结果:B组BIS值维持在控制目标范围50±10内的时间点数占总记录时间点(89±10)%,显著高于S组(49±29)%(P60的发生率B组(2±2)%、S组(7±16)%(P<0.01)。S组控制在目标范围内SBP时间点数占总时间点(34±31)%,而B组则为(51±27)%(P<0.05)。两组低血压的发生率B组为(41±33)%,S组(64±31)%;高血压发生率B组(7±11)%、S组(1±2)%(P<0.05)。B组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和拔管时间均显著低于S组(P<0.05),异丙酚用量也少于S组(P<0.05)。结论:与传统的SBP调节麻醉相比,BIS指导异丙酚麻醉更易于维持患者麻醉深度和血液动力学的稳定。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