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医正骨》 >北京地区在校大学生颈痛患者颈椎曲度特点的调查研究

北京地区在校大学生颈痛患者颈椎曲度特点的调查研究

         

摘要

目的:探讨北京地区在校大学生颈痛患者的颈椎曲度特点。方法:采集北京地区5所高校216例在校大学生颈痛患者的一般情况、发病信息、生活习惯、颈痛情况4个方面的临床信息,并拍摄颈椎中立位侧位X线片,采用Borden深度测量法、Harrison夹角测量法及颈椎曲度指数法3种方法对颈椎曲度进行测量,分析临床信息与颈椎曲度的相关性。结果:1一般结果。共纳入颈痛患者216例,主动退出18例,因信息不全剔除17例,因颈椎椎体融合剔除5例,最终观察样本数为176例。2临床信息采集结果。176例颈痛患者,男36例、女140例,年龄(21.78±2.23)岁,身高(1.65±0.07)m,体质量指数20.60±2.70 kg·m2,病程(8.68±7.70)个月,Northwick Park颈痛量表评分(20.59±10.0)分。颈痛发生频率,大部分每月≥1次,每月6 h,每天睡眠时间均在6 h以上。3颈椎曲度测量结果。176例颈痛患者,颈椎Borden深度(6.00±5.36)mm、Harrison夹角15.21°±12.48°、颈椎曲度指数8.0±11.5,与正常参考值相比,异常例数分别为117例、134例、113例。Borden深度异常的117例中,曲度减小87例、反曲26例、曲度变大4例。4临床信息与颈椎曲度的相关性分析结果。经相关分析,性别、年龄、身高、体质量指数、病程、颈痛发生频率与颈椎曲度无相关性。每天使用电脑时间、使用手机时间、伏案时间与颈椎Borden深度、Harrison夹角、颈椎曲度指数呈负相关;每天伏案时间越长,颈椎曲度的各项测量值越小(r=-0.237,P=0.000;r=-0.214,P=0.000;r=-0.202,P=0.000)。每天睡眠时间与颈椎曲度各项测量值呈正相关,睡眠时间越充足颈椎曲度各项测量值减小的趋势越不明显(r=0.202,P=0.000;r=0.228,P=0.000;r=0.216,P=0.000)。颈痛评分与颈椎曲度各项测量值呈负相关,颈痛评分越高颈椎曲度测量值越小(r=-0.178,P=0.031;r=-0.183,P=0.028;r=-0.165,P=0.047)。结论:北京地区大学生颈痛患者颈椎曲度异常率超过60%,且以颈椎曲度减小为主,伏案时间越长颈椎曲度减小的趋势越明显,睡眠时间越充足颈椎曲度减小的趋势越不明显,颈椎曲度越小颈痛越明显。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