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药物过敏实验室诊断及其临床意义

药物过敏实验室诊断及其临床意义

         

摘要

目的评估建立流式细胞术(FCM)分析嗜碱性粒细胞活化试验(BAT)的方法在药物过敏诊断中的意义。方法以CD63、CD203c、CD45抗体组合,建立用FCM分析药物致敏的嗜碱性粒细胞脱颗粒的方法;以皮肤点刺试验(SPT)作为金标准方法,将FCM检测活化嗜碱性粒细胞与荧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FELISA)测定特异性IgE(sIgE)结果作比较,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结果以CD45和CD203c联合设门,可以得到纯的嗜碱性粒细胞,CD63是活化嗜碱性粒细胞的最佳标志,Spearman相关系数显示,sIgE的Unicap分级与活化嗜碱性粒细胞呈中度相关,FCM检测活化嗜碱性粒细胞与FELISA测定sIgE结果,在药物过敏性疾病诊断中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前者的特异性、阳性似然比各项指标都优于后者。结论通过FCM分析CD63的表达来确定活化嗜碱性粒细胞,是诊断速发型超敏反应的一种有效、安全的体外检测方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