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上海医学》 >多发伤患者创伤早期血清降钙素原与脓毒症的关系

多发伤患者创伤早期血清降钙素原与脓毒症的关系

         

摘要

目的研究多发伤患者创伤早期血清降钙素原(PCT)的动态变化及其与脓毒症的关系。方法纳入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急诊创伤中心和抢救室接诊的85例多发伤患者,按是否患有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SIRS)和脓毒症分为SIRS组(29例)、脓毒症组(32例)和对照组(24例)。分别于创伤后6、12、24、48、72h采集患者的静脉血,采用免疫化学发光分析法检测PCT。记录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身高、体重,计算BMI(体重/身高2)。患者入选后24h内进行常规感染筛查,包括血常规、尿培养、外周血培养和胸片(或胸部CT)检查。若患者处于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中,留取支气管吸取物进行培养。同时记录患者创伤后24h内的最高体温、心率、呼吸频率、创伤严重程度评分(ISS评分)、血白细胞计数与分类、最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评分),以及住院天数。采用多元回归分析创伤早期PCT水平与脓毒症的关系。结果脓毒症组患者的年龄显著小于SIRS组和对照组(P值均0.05)。3组患者的血清PCT水平在创伤后24h均达到峰值,与同组其他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在校正年龄、性别、BMI、ISS评分、GCS评分、住院天数、血白细胞计数、血中性粒细胞比例后,创伤后12、24和72h的血清PCT水平均是脓毒症的重要预测因子(OR值分别为1.40、1.30、1.56,95%CI分别为1.09~1.80、1.07~1.58、1.08~2.24,P值分别为0.009、0.008、0.016)。结论多发伤患者创伤早期的血清PCT水平明显升高,且于创伤后24h达到峰值;创伤后12h脓毒症患者的血清PCT水平即明显高于SIRS患者,是脓毒症的重要预测因子。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