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基于遥感的长江口南汇潮滩植被群落时空动态变化

基于遥感的长江口南汇潮滩植被群落时空动态变化

         

摘要

植被是潮滩湿地的主要地物类型之一,其动态变化直接影响着湿地的生态服务功能和经济价值。在地理信息系统(G IS)技术平台的支持下,通过对1949-1982年4幅航片影像和1995-2008年4景不同时相的Landsat TM遥感影像进行解译分析,结合现场调查数据,分析了长江口南汇潮滩植被群落的时空动态变化。结果显示:20世纪80年代之前,分布在海堤外侧自然状态的植被群落随淤涨外延,面积在10 km2以上;20世纪80-90年代,自然冲淤强度减弱,南汇在海堤外侧种植芦苇进行人工促淤,植被处于自然状态与人为影响转换的过渡期,1995年面积达到14.30 km2;2000年以后,人工促淤工程增多,围垦造堤大幅度增加,外来入侵物种互花米草由于自身的促淤优势被大面积的种植,又具有比土著物种芦苇更广的生态幅和更强的竞争优势,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南汇潮滩植被进入主要受人为影响的新塑造期。2008年植被群落多是零散错综地分布在海堤内侧,植被面积为33.19 km2,其中互花米草占46%。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