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水土保持通报 》 >层次分析法在太行山中南部造林树种选择中的应用

层次分析法在太行山中南部造林树种选择中的应用

             

摘要

[目的]对太行山中南部不同林种树种适宜性进行了研究,为太行山生态脆弱区造林树种的选择和提高植被恢复效果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撑。[方法]应用层次分析法(AHP)对常见的17种造林树种进行适宜性评价。依托9个评价指标,用9点数值量表法设计专家调查表,经指标筛选,建立判断矩阵计算权重值。根据权重值,将树种划分为:I级(最适宜)、Ⅱ级(较适宜)、Ⅲ级(不太适宜)、Ⅳ级(不适宜)。[结果](1)9个指标入选水土保持林评价指标体系,4个指标入选用材林评价指标体系;(2)水土保持林权重值0.022 7~0.088 9;(3)用材林权重值0.024 1~0.144 1。[结论]水土保持林I级树种为侧柏、桧柏、山杏、山桃;Ⅱ级树种为:白皮松、辽东栎、山杨、樟子松、油松、杜松、华北落叶松;Ⅲ级树种为:白桦、刺槐、翅果油树、火炬树;Ⅳ级树种为:臭椿、青杨。用材林I级树种为:华北落叶松、油松、辽东栎;Ⅱ级树种为:樟子松、侧柏、青杨、山杨、白桦、臭椿、白皮松;Ⅲ级树种为:刺槐、火炬树;Ⅳ级树种为:桧柏、杜松、山杏、山桃、翅果油树。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