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水土保持学报》 >小兴安岭典型湿地土壤Fe化学形态空间分布及干扰对其影响

小兴安岭典型湿地土壤Fe化学形态空间分布及干扰对其影响

         

摘要

根据BCR连续提取法,分析了小兴安岭典型湿地土壤Fe形态特征,结果表明:(1)全Fe平均含量在12 423.81~15 755.18 mg/kg之间,乔、灌、草3种湿地类型全Fe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随着土层加深,乔木沼泽、灌木沼泽全Fe含量是降低的;草本沼泽全Fe含量先降低后增加。弱酸可提取态-Fe平均含量灌木沼泽(1.05%)〉草本沼泽(0.85%)〉乔木沼泽(0.25%)(p〈0.01);3种湿地类型可还原态-Fe平均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所占比例在21.71%~32.55%之间;可氧化态-Fe平均含量灌木沼泽(30.89%)〉乔木沼泽(22.29%)〉草本沼泽(12.57%)(p〈0.05)。随着土层加深,乔木沼泽和灌木沼泽的弱酸可提取态-Fe、可还原态-Fe、可氧化态-Fe含量均呈降低趋势;草本沼泽的弱酸可提取态-Fe、可还原态-Fe、可氧化态-Fe含量均是先增加后降低。残渣态-Fe平均含量乔木沼泽(55.75%)〉草本沼泽(55.82%)〉灌木沼泽(35.51%)(p〈0.01),随着土层加深,乔木沼泽、草本沼泽的残渣态-Fe含量先降低后增加;灌木沼泽的残渣态-Fe含量呈降低趋势。(2)采伐干扰后0-15 cm土层全Fe平均含量降低28.72%,30-50 cm土层全Fe平均含量增加25.44%;0-15 cm土层可还原态-Fe平均含量降低30.73%;0-50 cm土层可氧化态-Fe平均含量降低72.30%;5-50 cm土层残渣态-Fe平均含量增加47.03%。(3)放牧干扰后0-50 cm土层全Fe平均含量增加1.33倍;0-50 cm土层弱酸可提取态-Fe平均含量降低82.92%;0-50 cm土层可还原态-Fe平均含量降低49.03%;0-15 cm土层可氧化态-Fe平均含量增加5.65倍,15-50 cm土层可氧化态-Fe平均含量降低56.85%;0-50 cm土层残渣态-Fe平均含量增加2.66倍。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