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园艺学报》 >鸭梨鸭头突起发生规律的研究

鸭梨鸭头突起发生规律的研究

             

摘要

一、目的与材料方法 ‘鸭梨’(Pyrus bretschneideri Rehd.cv.Yali)果柄与果实连接处的鸭头突起(以下简称“鸭突”)是‘鸭梨’的重要外观特征,但这一特征并不在所有‘鸭梨’果实上出现,某些鸭梨果因无鸭突被认为是品质差的果实,甚至否认是‘鸭梨’品种。为此,于1984—1990年对鸭突发生规律进行了初步研究。试验在河北昌黎果树研究所(1984—1985)和河北成安县道东堡梨园(1987—1989)进行,试材为进入盛果期的健壮鸭梨树。前3年内在观察树树冠外围中层选120—200个座果果台,每果台选基部果2个,观察鸭突发生位置,在刚座果后用解剖针标记幼果(以果台为中轴线,在幼果正对中轴线的位置划一纵线),每3或7天观察一次,在鸭突出现时记录其位置和果实横径。鸭突位置据标记线确定,分为内(划线一侧)、外、左、右、左外、右外、左内、右内。为判明标记线是否影响鸭突位置,1985年对第一序位(自花序基部向上数)幼果分别标记内侧与外侧各60个果。1984年6月随机选取500余个不同序位的梨果作鸭突发生比例调查;1988年9月选树冠外围与内膛遮荫处的第 1、3、5序位各50个果调查鸭突发生比例。1989年5月中旬选鸭突明显的第一序位果实500余个,在树上标记其果柄基部向“内”的位置(因果实下垂原位置已变化,果柄基部尚保持原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