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含钆磁共振成像对比剂与肾源性系统性纤维化

含钆磁共振成像对比剂与肾源性系统性纤维化

         

摘要

肾源性系统性纤维化(nephrogenicsystemicfibrosis-NSn是一种少见的以多系统累及纤维化为特点的后天获得性疾病。目前文献报道该病所有患者都有肾功能不全病史。此病于1997年首次在美国被发现,加利福尼亚州、密歇根州、俄亥俄州、密西西比州共15例患者出现相似的以四肢皮肤变硬、变厚、颜色加深为特点的临床表现。2000年Cowper等首先报道了此病.2001年该临床表现被命名为。肾源性纤维化性皮肤病(nephrogenicfibrosingdermopathy,NFD)。随着对疾病的进一步认识,研究者发现患者全身多脏器均可发生进行性纤维化.如肺、心脏、肝、。肾、肌肉等。因此,使用NSF能更准确地描述此病,并被后来的研究者广泛接受。据国际NFD研究中心(InternationalCenterforNephrogenicFibrosingDermopathvResearch。ICNFDR)的统计,截止2007年6月全球已报道约215例NSF。目前,NSF的发病机制虽然尚未明了.但几乎所有的患者在出现NSF临床症状前都接受过注射含钆(Gd)MR对比剂(gadolinium-basedMRcontrastagent,GBMCA)进行的磁共振成像(magneticresonanceimaging,MRI)或磁共振血管造影(magneticresonanceangiography,MRA)检查1231。因此,含Gd的MRI对比剂的应用与NSF发生的相关性引起越来越多学者及研究机构的重视。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