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甜玉米磷素吸收利用的基因型差异

甜玉米磷素吸收利用的基因型差异

         

摘要

以我国近年来新育成的22个甜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在同一供肥水平下进行大田试验,研究提高甜玉米磷素吸收利用的基因型潜力。结果表明:各基因型产量、生育期、磷素吸收量和磷素利用效率存在显著差异,其中鲜果穗和鲜籽粒产量变幅为7 324~11 801和5 129~8 531 kg.hm-2,生育期变幅为74~84 d,磷素积累量变幅为15.25~38.99 kg.hm-2,鲜果穗和鲜籽粒磷素利用效率变幅分别为286.6~480.4和198.1~338.5 kg.kg-1,提高甜玉米磷素吸收量和磷素利用效率的基因型潜力较大。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收获物高产、磷素积累量高、磷素利用效率高的品种为金凤8号、穗美9701和金师王,其鲜果穗产量、鲜籽粒产量、磷素积累量、鲜果穗利用效率、鲜籽粒利用效率平均值分别较其他品种高10.95%、17.90%、16.92%、9.58%、2.27%。产量、磷素利用效率和磷素积累量三者通径分析结果表明,磷素积累量和磷素利用效率对不同品种产量共同起作用,其中磷素积累量对产量的贡献大于磷素利用效率。在甜玉米生产中,选择磷素积累量高的基因型有利于获得高产,同时减少磷素资源的浪费。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