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古生物学报 》 >黔北石阡雷家屯志留系埃隆阶-特列奇阶界线附近几种胞石之记述

黔北石阡雷家屯志留系埃隆阶-特列奇阶界线附近几种胞石之记述

             

摘要

一、前言特列奇阶作为一个阶,国际地层委员会业已批准下列界定:以turriculatus带之底作下界,以crenulata之顶作上界(Holland,1985)。在以笔石占绝对优势的斜坡相区,如陕南紫阳地区,界定特列奇阶并无困难(傅力浦、宋礼生,1986)。而在以介壳相为主的陆棚相区,尤其在内陆棚相区,如何界定特列奇阶确非易事。林宝玉等(1982)所定义的石牛栏阶即是一例。石牛栏阶的命名地点和层型剖面在四川綦江观音桥。按照他们的意见,石牛栏阶的下界“大致相当于笔石相的Spirograptus turriculatus带”(林宝玉等,1982,145页)。由于并无可靠的、足以确证属于Spirograptus turriculatus带的笔石作为依据,这一结论似乎虚悬无着。

著录项

  • 来源
    《古生物学报 》 |1990年第5期|623-636|共14页
  • 作者

    耿良玉;

  •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Q915.643;
  • 关键词

    志留系; 胞石;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