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影像学检查在胃肠道间质瘤诊治中的应用价值及其进展

影像学检查在胃肠道间质瘤诊治中的应用价值及其进展

             

摘要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s)是起源于消化道黏膜下层的间叶源性肿瘤,易向腔外生长.电子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描技术(computed tomography,CT)和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能准确判断GISTs的来源及与邻近器官的关系.易与腺癌、淋巴瘤、异位胰腺、囊肿及脂肪瘤相区别,但在影像学上却不能与其他间叶源性肿瘤相鉴别.其恶性生物学征象表现为肝转移、胃肠道壁浸润、体积大、不规则的表面、边界欠光整、不均匀强化和腹膜腔内播散,这些术前CT或MRI均可清楚显示.CT、MRI与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PET)已成为格列卫靶向生物学治疗的疗效评估手段,其预测标准还需不断完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