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医正骨》 >电针联合三七消肿止痛散外敷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快速康复中的应用

电针联合三七消肿止痛散外敷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快速康复中的应用

         

摘要

目的:探讨电针联合三七消肿止痛散外敷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快速康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选择接受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的膝骨关节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单纯进行基础治疗,包括血栓通注射液静脉滴注、迈之灵片口服、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皮下注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电针联合三七消肿止痛散外敷治疗。分别于术前、术后第7天、术后第14天测量2组患者患膝关节活动度,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c score,VAS)评价患膝疼痛情况;分别于术前、术后第14天采用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HSS)膝关节评分评价患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并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2组患者术后切口均甲级愈合。手术前后不同时间点间膝关节活动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存在时间效应(F=365.649,P=0.000);2组患者膝关节活动度总体比较,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存在分组效应(F=28.432,P=0.000);术前、术后第14天,2组患者膝关节活动度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7.167°±3.601°,88.600°±5.512°,t=-2.959,P=0.238;119.833°±6.497°,119.000°±6.214°,t=0.258,P=0.614);术后第7天,观察组膝关节活动度大于对照组(107.700°±7.474°,95.667°±7.858°,t=36.933,P=0.000);时间因素与分组因素存在交互效应(F=14.018,P=0.000)。手术前后不同时间点间膝关节VAS评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存在时间效应(F=644.220,P=0.000);2组患者膝关节VAS评分总体比较,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存在分组效应(F=18.625,P=0.000);术前、术后第14天2组患者膝关节VAS评分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433±1.278)分,(8.067±1.172)分,t=1.158,P=0.252;(1.467±1.008)分,(1.400±0.894)分,t=0.271,P=0.787];术后第7天,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4.700±1.207)分,(6.633±1.066)分,t=6.573,P=0.000];时间因素与分组因素存在交互效应(F=13.644,P=0.000)。术前2组患者膝关节HSS评分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2.733±8.525)分,(42.333±9.087)分;t=0.176,P=0.861]。术后第14天,2组患者膝关节HSS评分均较术前提高[86.967±4.979)分,(42.733±8.525)分,t=-24.050,P=0.000;(86.333±5.403)分,(42.333±9.087)分,t=-23.433,P=0.000];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6.967±4.979)分,(86.333±5.403)分;t=0.472,P=0.639]。术后2组各并发肌间静脉血栓1例,经患肢抬高制动和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皮下注射处理后血栓消失。均无感染、关节脱位、假体松动等并发症发生。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0,P=1.000)。结论:膝骨关节炎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在活血、抗凝、消肿等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电针联合三七消肿止痛散外敷治疗,可更快地减轻患膝疼痛和恢复膝关节活动度,安全可靠。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