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地质科技通报》 >鄱阳湖沉积物粒度特征及其对形成演变过程的示踪意义

鄱阳湖沉积物粒度特征及其对形成演变过程的示踪意义

         

摘要

通过对鄱阳湖大汊湖ZK04钻孔沉积物的粒度分析,揭示了该地区沉积物粒度特征。结果表明,从湖滨到湖心沉积物粒度呈由砾石→粗砂→细砂→粉砂→黏土等逐渐变细的正旋回,其沉积时代可分为6个阶段:第1阶段(601~530 cm),M、KG、SD、SK都为曲线中最高峰,频率为4峰型,该阶段气候暖湿,彭蠡泽形成;第2阶段(530~380 cm),M、KG、SD、SK在曲线中最小且平稳,频率曲线呈双峰型马鞍状,内部由下至上可分为湖湾相、深湖相、浅湖相;第3阶段(380~168 cm),M、KG、SD、SK都比较大,频率曲线呈双峰型,沉积环境从湖相过渡到三角洲前缘相;第4阶段(168~100 cm):平均粒径较小且稳定,KG,SD,SK都比较大且有波动,频率曲线为4峰或3峰型,彭蠡泽越过湖口;第5阶段(100~70 cm),平均粒径逐渐增大,KG、SD、SK都比较小,频率曲线为双峰型,水下三角洲不断向前推进;第6阶段(70~0 cm),粒径波动频繁,KG、SD、SK在总体较低的水平上有少许波动,气候冷干,人类活动加剧,湖泊面积萎缩。粒度变化及沉积环境演变显示出鄱阳湖在4 500 a以来呈现河湖相交替发展的现象。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