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微体古生物学报》 >内蒙古大兴安岭乌奴耳地区泥盆纪的两个牙形刺动物群

内蒙古大兴安岭乌奴耳地区泥盆纪的两个牙形刺动物群

         

摘要

在大兴安岭乌奴耳地区发现两个牙形刺动物群。一个采自北矿组,牙形刺Caudicriodus angulatus cf.cauda指示北矿组的时代为Eifelian早期。另一个样品采自霍博山组(大民山组)上部的角砾岩层,产有牙形刺的混合动物群。Palmatolepis hassi,Pal.ljashenkovae,Pal.kireevae,Pal.subrecta,Polygnathus decorosus,Icriodus ex-pansus,I.symmetricus等牙形刺主要来自Frasnian晚期晚rhenana带。而Ancyrodella binodosa,Ancyrodella nodosa,Schimitognathus cf.hermanni则主要来自Gevitian期晚期和Frasnian期早期;Ancyrognathus ubiquitus是重要的事件种,见于linguiformis带至早triangularis带(F/F界线层);这个角砾岩层最后形成的时代可能是早triangularis带,含有多层位的再沉积的牙形刺。文中共描述了牙形刺11属22种,包括2个未定新种和1个未定种。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