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 >大黄的药理作用及其临床应用

大黄的药理作用及其临床应用

             

摘要

大黄来源于蓼科植物掌叶大黄Rheum palmatumL,药用大黄 Rheum officinale Baill或唐古特大黄Rheum tanguticum Maxim.ex Reg的根茎。性寒、味苦。具有泻下攻积、清热泻火、解毒、活血祛瘀、利胆退黄等功效。主要成分为蒽醌衍生物。一、泻下作用大黄有泻下作用,致泻的主要成分为蒽甙,其中以番泻甙A的泻下活性最强。大黄经口服后,结合状态的蒽甙大部分未经吸收直接到达大肠,在肠内细菌酶的作用下,还原成蒽酮(或蒽酚)刺激肠粘膜,并抑制钠离子从肠腔吸收,使大肠内水分增加,蠕动亢进而致泻。部分蒽甙由小肠吸收在体内,也可还原成蒽酮,再经大肠或胆囊分泌入肠腔而发挥致海作用。此外,其泻下的作用可能还有肠壁神经丛参与。大黄的泻下作用部位在大肠,对十二指肠也有轻度兴奋作用,所以对小肠吸收营养物质的功能无影响。大黄生用导泻,熟用则作用缓和。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