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临床少见菌报告解释”对医疗实践的影响

“临床少见菌报告解释”对医疗实践的影响

         

摘要

目的 :评估"临床少见菌报告解释"制度的实施对医疗实践的影响,以及微生物实验室与临床沟通的效果。方法:对2015年2月至2016年11月,新华医院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发送的所有"临床少见菌报告解释"进行汇总,收集患者临床信息及临床医师对于报告解释的反馈情况等,采用SPSS 19.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2015年2月至2016年11月新华医院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共向24个临床科室发出75份"临床少见菌报告解释",涉及45种少见菌,其中93.3%(42/45)病原微生物的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目前在上海地区尚无法常规开展。实验室从接收标本到出具"临床少见菌报告解释"的平均时间为(3.5±1.5)d。临床医师接收到报告解释后采取相应措施的比例为56.0%(42/75),且2016年该比例(62.7%,37/59)较2015年(31.3%,5/16)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4)。75例分离到少见菌的患者中有59例临床诊断为感染,其中按照报告解释建议的抗菌药物进行治疗的患者35例,其抗感染治疗有效率(33/35)较未按建议进行治疗者(12/24)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临床少见菌报告解释"在医疗实践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且临床医师对该报告解释的接受度正逐渐增高。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