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国医论坛》 >日本腹诊发展漫谈

日本腹诊发展漫谈

         

摘要

<正>腹诊起源于《内经》,但于《伤寒论》中叙述较为详细,我国一直将腹诊置于望、闻、问、切四诊的“切诊”中加以探讨。而日本则非常重视腹诊,腹诊的地位与脉诊相同。日本的腹诊有两大学派,一是难经派,以《内经》、《难经》理论为依据,强调以“肾间动气”结合脐诊法来判断疾病的预后转归,并将脐周划分区域,如脐左动气为肝病,脐右动气为肺病,脐下动气为肾病,中脘动气为脾胃病等。受《难经·六十六难》和《难经·十六难》影响较深,代表作为《论病奇赅》。我国曹永康氏曾撰文对此派内容进行过研究,并作了补充、发展(见《江苏中医》6:4,1985)。此派原无方药治疗,仅有诊断之法,近代日本大家敬节先生作了补充和发展,认为脐上可用人参汤,四君子汤,脐下可用八味丸,从脐上觉穿脐下者用真武汤,但总的来说,难经派目前已衰落,在历史上影响也不大。

著录项

  • 来源
    《国医论坛》 |1988年第3期|33-33|共1页
  • 作者

    漆浩;

  • 作者单位

    中国中医研究院医史文献研究所;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