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科学通报 》 >利用目标区段剩余杂合系进行大豆开花期QTL的验证和精细定位

利用目标区段剩余杂合系进行大豆开花期QTL的验证和精细定位

         

摘要

以成熟期V组的Essex为母本,Ⅱ组的ZDD2315为父本和轮回亲本,创建114个单株的BC1Fl群体;采用250个SSR标记,通过MAPMAKER3.0构建遗传图谱,覆盖大豆基因组2963.5cM.采用WinQTLCart2.5,IciMapping2.0,MapQTL5.0以及QTLnetwork2.0共4种软件的6种遗传统计模型对BC1F3家系的开花期表型数据,共检测到9个控制开花期的QTL.6个能被至少两种模型检测到;3个只被一种模型检测到,其中Flwdt7定位在C2连锁群的SaR643和Sat213之间,置信距33.8cM,贡献率11.0%.为验证此结果,从BC1F5家系中选择该区间附近标记杂合单株,经自交建立5个剩余杂合系(RHL),分别在7个位点上有分离.在检测遗传背景相对一致后将分离位点相同的合并,采用JoinMap3.0构建该区段子图谱.用QTLnetwork2.0NWIM将Flwdt7定位在邻区间Satt277~Satt489,离两侧标记的距离分别为1.40和0.45cM,置信距缩短为2.7cM,贡献率上升为36.8%.再用RHL标记等位变异分组差异显著性分析和目标区间近等基因系分析等方法验证了该结果.多种模型全基因组QTL初扫描基础上的目标区段剩余杂合系定位是一种有效的精细定位策略.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