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 >BIRCP联合常规检测在白血病患者化疗后骨髓抑制期感染的应用

BIRCP联合常规检测在白血病患者化疗后骨髓抑制期感染的应用

         

摘要

目的通过对白血病患者化疗后骨髓抑制期患者感染前后细菌感染相关细胞因子谱(BIRCP)的检测,并结合C-反应蛋白(CRP)等常规检测方法,探讨BIRCP在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月于医院住院治疗的急性粒细胞白血病实行化疗后出现骨髓抑制的患者70例,将出现发热、咳嗽等感染症状的患者作为试验组,共60例,以试验组患者化疗前血清中BIRCP细胞因子水平作为基线水平。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感染发生24h内及感染控制24h后试验组患者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2(IL-2)、IL-4、IL-6、IL-10、干扰素-γ(IFN-γ)等细胞因子的水平,并测定CRP和进行血培养,比较BIRCP和CRP的敏感性。并分析血培养阳性患者血清细胞因子的变化规律,进行感染原的判断。结果感染发生24h内6种细胞因子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升高,其中IL-6、IL-10数值呈现明显的升高,与基线值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控制24h后BIRCP中细胞因子水平均出现不同程度下降,其中TNF-α、IL-4、IL-6、IL-10、IFN-γ及CRP的感染前后变化较明显(P<0.05)。在60例有感染症状的患者中,血培养阳性者20例。革兰阳性菌感染患者IL-6升高较明显(P<0.05)。革兰阴性菌感染患者IL-6、IL-10升高较明显(P<0.05)。而真菌感染患者的IFN-γ升高较明显,敏感度和特异性检测中发现IL-10对鉴别革兰阴性菌的敏感度可达80.10%,特异度可达78.20%。结论 BIRCP和CRP均能早期预测白血病患者化疗后骨髓抑制期感染情况,并通过BIRCP的检测可初步判断感染源,指导抗菌药物使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