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华南预防医学》 >2005—2011年东莞市传染病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特点及报告质量分析

2005—2011年东莞市传染病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特点及报告质量分析

         

摘要

目的了解2005—2011年东莞市传染病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特点及报告质量。方法对东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5—2011年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的《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报告的所有传染病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描述性分析;自行设计《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质量评价表》对每起事件的报告质量进行评价,选用39个变量对报告的及时性、完整性和流行病学调查报告的规范性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东莞市2005—2011年共报告传染病类突发事件143起,发病4 148例,死亡4例,病死率0.10%。其中未分级事件占81.12%(116/143)、乙类和丙类传染病占78.32%(112/143)、呼吸道传染病占85.31%(122/143)。按病种来分,居前3位的分别是甲流(占41.26%,59/143)、流感(占18.18%,26/143)和水痘(占16.08%,23/143)。2009年是传染病类突发事件发生的高峰年,发生的事件数占总数的53.15%(76/143);11月是发生的高峰月份,发生的事件数占总数的32.87%(47/143)。传染病类突发事件最常见于学校,占84.62%(121/143);其次为工厂,占8.39%(12/143)。用于评价传染病类突发事件报告质量的39个变量平均得分率85.21%。甲类、乙类、丙类及非法定报告传染病类突发事件报告质量平均得分率分别为93.59%、84.79%、85.54%、85.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得分率最低的3个变量分别为在流行病学调查报告中"建立病例定义"、"有现症人数"和"有首发病例情况描述",得分率分别为2.80%、13.29%和27.27%。结论学校、工厂是东莞市传染病类突发事件发生的重点场所;流感、水痘等呼吸道传染病是东莞市传染病类突发事件的主要病种;东莞市传染病类突发事件报告质量良好。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