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给水排水》 >近真浊度理论及其在低浊度水测量中的应用

近真浊度理论及其在低浊度水测量中的应用

         

摘要

对于低浊度水样(浊度<0.1 NTU),不同仪器间的检测结果差异明显,因此如何获得更客观的检测数据尤为重要。为此,首次提出了近真浊度理论,并给出了其测定方法。近真浊度也称为近似真实浊度,是指一种无限趋近于仅由悬浮颗粒物及胶体所引起的浊度,即无限趋近于浊度真实值,这些颗粒物和胶体包括泥砂、黏土、藻类、有机物质、微生物有机体等。通过在表观浊度值中扣除现有的技术手段制备出的无限接近零浊度的实验室用纯水浊度值即仪器的零示值误差,就可以得到近真浊度值。近真浊度和现行的浊度概念的最大的区别在于,近真浊度去除了由光源、仪器光路、检测器种类、系统杂散光、信号值计算方法、校准验证方法等方面产生的零示值误差,去除了零示值误差的结果会无限接近于浊度真实值。近真浊度这一概念的提出可以有效解决低浊度领域的精确测量问题。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