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环境科学 》 >秸秆与脱硫石膏配施改良黄河三角洲盐碱地的理化性质

秸秆与脱硫石膏配施改良黄河三角洲盐碱地的理化性质

         

摘要

为探索秸秆与脱硫石膏配施改良滨海盐渍化土壤效果,以黄河三角洲地区碱化盐土为研究对象,通过田间小区试验,设置对照(CK)、脱硫石膏(DG)、中量秸杆(MS)、脱硫石膏+低量秸秆(DGLS)、脱硫石膏+中量秸秆(DGMS)和脱硫石膏+高量秸秆(DGHS)共6个处理,结合团聚体分级法比较不同处理下滨海盐碱化土壤容重、总孔隙度、pH、可溶性盐含量、微生物量碳、溶解性有机碳、新碳和团聚体有机碳的变化.结果发现,MS和DGHS处理显著降低了土壤容重,增加了土壤总孔隙度、含水率和平均重量直径;各处理下土壤pH和碱化度均显著降低,且无显著性差异;DG处理显著降低了土壤钠吸附比,与MS处理相比,DGLS、DGMS和DGHS处理的土壤钠吸附比有进一步降低的趋势,降幅范围为57%~66%.DGLS、DGMS和DGHS处理的土壤可溶性Na^(+)分别较MS降低27.92%、32.23%和20.15%,而可溶性Ca^(2+)和SO_(4)^(2-)含量显著增加;与CK相比,各处理均能显著降低Cl^(-)含量,且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与MS相比,DGMS和DGHS处理微生物量碳和溶解性有机碳则分别显著提高113%、147%和22.81%、28.24%.DGLS、DGMS和DGHS处理新碳形成较MS分别增加67%、114%和175%.DGLS、DGMS和DGHS处理的细大团聚体粒级比例平均值较MS处理提高29.12%;秸秆还田和脱硫石膏施用使盐渍化土壤粗大团聚体和细大团聚体粒级有机碳含量增加最多.DGMS和DGHS处理的粗大团聚体和细大团聚体粒级中新碳形成平均值较MS处理分别提高233%和142%.脱硫石膏施入土壤不会导致土壤重金属污染,不同处理的土壤重金属含量都低于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的二级标准.研究结果可为黄河三角洲滨海盐碱土改良利用以及工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