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开放法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开放法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摘要

目的通过与移植法建立的模型对比,探讨开放法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建立的可行性、判定指标及建模成功率。方法开腹取同一只大鼠的子宫,左侧宫腔采用开放法将子宫内膜与骶韧带或大网膜贴近建模,右侧采用移植法将1.0cm的子宫内膜移植于侧腹膜上建模,1个月后二次开腹判定建模的情况,免疫组化测定骨桥蛋白(OPN)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结果开放法建立的模型成模率为81.08%,低于移植法的83.7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①成模后肉眼观:移植法以透亮囊肿为主,占64.86%,其次为紫蓝色结节(10.81%),开放法主要以紫蓝色结节为主,占35.13%,其次为透亮囊肿(24.32%);术后盆腹腔粘连开放法器官粘连率为64.86%,明显高于移植法的18.90%(P0.05);②镜下特点:72.73%的透亮囊肿和68.42%的火焰状改变镜下可见到典型或变异的腺体或腺上皮细胞层,并在异位的腺体及腺上皮细胞上有很强的OPN和MMP-9的表达。结论开放法和移植法均有较高的成模率,但临床观察开放法成模的肉眼观更类似于人类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改变,且具有成模面积大、简单、易行、并发症少等特点。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