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妇幼保健》 >儿童性早熟192例临床分析

儿童性早熟192例临床分析

         

摘要

目的:探讨儿童性早熟的年龄、病因及临床特征,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对2007年4月~2010年5月在九江市妇幼保健院诊治的192例(男5例,女187例)性早熟儿童的年龄、临床特征、病因、实验室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儿童性早熟中以女性为主,占97.4%,年龄以8月~1岁占2.08%,~3岁占28.12%,~9岁7月占69.79%。临床表现最常见的是乳房增大占92.9%,其次为乳房色素沉着占65.5%,外阴分泌物增多占12.3%,阴毛早现占4.3%和阴蒂(阴茎)、睾丸增大占4.6%,阴道出血占0.01%。病因:促性腺素依赖性性早熟(CPP)占26.4%,同性性早熟中女性除垂体肿瘤2例、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1例、Williams综合征1例外,余均为特发性性早熟,男性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2例。非促性腺素依赖性性早熟(GIPP)占73.6%。女性均表现为同性性早熟,男性则因外源性摄入雌激素(避孕药)表现为异性性早熟3例。<3岁的婴幼儿发病率达28.12%,除1例CAH及1例垂体肿瘤外,均为GIPP,发病人群以农村儿童多见占87%,尤以留守儿童为主,以酸奶饮料代替牛奶,不加节制的喝饮料和吃油炸小零食以及误服避孕药是发病的主要原因。结论:儿童性早熟病因复杂,须仔细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及相应的实验室检查。特别关注农村婴幼儿饮食安全,提高家长认知能力,应引起社会的关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