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医学动物防制》 >大竹县2016—2019年蜚蠊监测结果分析

大竹县2016—2019年蜚蠊监测结果分析

         

摘要

目的掌握大竹县2016—2019年蜚蠊密度、季节消长和种群构成等情况,为科学开展蜚蠊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粘捕法,对农贸市场、餐饮业、宾馆、医院和居民区5种不同生境蜚蠊进行监测,每种生境布粘蟑纸10张(餐饮业布20张),放置12 h,晚放晨收,鉴定记录蜚蠊种类、数量等情况。结果大竹县2016—2019年共捕获蜚蠊963只,平均密度为0.34只/张,侵害率为5.93%,密度指数为5.66只/张,蜚蠊密度和侵害率各年份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5.4521,P<0.05;χ^(2)=41.5715,P<0.05)。德国小蠊占捕获总数的93.46%,为大竹县优势种,美洲大蠊和黑胸大蠊分别占捕获总数的3.43%和0.21%,种群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77,P<0.05)。蜚蠊密度、侵害率均以餐饮业(0.72只/张、10.86%)最高,医院未捕到蜚蠊。6—8月为活动高峰。结论大竹县2016—2019年蜚蠊以德国小蠊为优势种,应有针对性地采取综合环境治理措施,有效控制蜚蠊。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