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科学通报 》 >樟子松人工林退化原因及研究展望

樟子松人工林退化原因及研究展望

         

摘要

气候变化对森林可持续性的影响是一个复杂过程,如何保持人工林长期稳定生长是全球性技术难题.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北方地区营造了大面积樟子松人工林,对防风固沙、保持水土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我国北方防沙带绿色生态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三北”防护林工程区樟子松人工林退化较为严重,虽然已开展了大量研究,但对于樟子松人工林退化机制的认识仍然不是非常清楚.本文梳理了导致樟子松人工林退化的主要因素,提出樟子松人工林树木退化过程的概念模型,认为水力学失败和碳饥饿是导致樟子松人工林退化的两种主要生理机制;水力学失败和碳饥饿降低了樟子松抵抗病虫害的能力,而病虫害又进一步促进了水力学失败和碳饥饿的发展,直至樟子松发生严重退化甚至死亡.今后的研究应该重点关注樟子松退化的生理过程及其与病虫害的相互作用,应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1)樟子松人工林退化的多因素协同作用机制;(2)林分或景观尺度樟子松人工林退化机制;(3)樟子松人工林对环境胁迫的响应及调控机制;(4)樟子松适生范围及生态适宜性评价.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