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地球物理学进展 》 >关中盆地西部全新世黄土-古土壤剖面磁性变化机制研究

关中盆地西部全新世黄土-古土壤剖面磁性变化机制研究

         

摘要

黄土沉积物是研究古气候环境变化的良好载体,由于不同区域气候环境变化差异显著,导致黄土-古土壤剖面的磁性变化机制有所不同,因此有必要对不同区域的典型黄土-古土壤剖面磁学特性及变化机制展开深入研究.选取关中盆地西部全新世黄土-古土壤剖面(HSS)进行详细系统的环境磁学分析.结果表明,黄土-古土壤剖面中主要磁性矿物为磁铁矿和磁赤铁矿,以及赤铁矿和顺磁性矿物;磁性颗粒多为假单畴(PSD),并且存在超顺磁(SP)和粗单畴(SD)颗粒.剖面古土壤层(53-89 cm, S_(01))出现异常,具体表现为低频质量磁化率(χ_(lf))与饱和等温剩磁(SIRM)在S_(01)层相关性不明显;硬剩磁(HIRM)和S-ratio比值结果表明,S_(01)层低矫顽力亚铁磁性矿物含量增加,高矫顽力不完全反铁磁性矿物(赤铁矿)绝对含量也在增加;频率磁化率百分数(χ_(fd)%)变化范围为10%-12%,SP颗粒含量较高,但是磁化率和硬剩磁等参数表明S_(01)沉积层既有成壤作用生成的细颗粒磁性矿物又同时含有粗颗粒的存在,这与其他研究区古土壤层主要受成壤作用形成的SP颗粒完全不同,进一步分析表明S_(01)层的形成时期为5800-3100 a B.P,气候以冷干为主,风力作用增强,带来较多的粗颗粒磁性矿物.综合表明关中盆地西部黄土-古土壤剖面磁性增强是成壤作用的结果,但是在S_(01)层受成壤与风成作用共同影响,其次交叉小波分析也做了很好的证实,所以沉积物的磁性变化机制在不同区域以及不同时期的气候环境条件下形成具有复杂性,需要深入的研究分析.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