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动物学报》 >秦岭川金丝猴一个群的社会结构

秦岭川金丝猴一个群的社会结构

         

摘要

通过对秦岭山脉周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玉皇庙西梁群金丝猴进行人工投食 ( 10 8° 16′18″E ,33° 4 8′6 8″N) ,可以在距离猴子 0 5到 2 0米处进行观察并识别个体。依据空间、时间、行为的标准将它们划分为 8个一雄多雌社会单元 (One maleunit,OMU)。从 2 0 0 1年 10月 18日到 2 0 0 2年 4月 2 2日 ,73个观察日里有效记录 4 2 2小时 ,文字记录数据 (Datarecordedwithverbaldescriptions)和图式记录数据 (Datarecordedwithsketches)表明 ,从 2 0 0 1年 10月初到 2 0 0 2年 2月底投食群由 6 3只个体组成 :8个成年雄猴、 2 6个成年雌猴、 8个亚成年雌猴、13个青少年猴和 8个婴猴 ,OMU大小平均 7 9只 ,成年雄性∶成年雌性∶亚成年雌性∶青少年猴∶幼猴为 1∶ 3 3∶1∶ 1 6∶ 1;但春季 ( 3月~ 4月 )组成OMU的成年个体仍保持不变 ,而出现亚成年雌性、青少年猴、婴幼猴迁入的现象。此外 ,采用随机取样法记录在OMU之间的挑衅—屈服过程 ,共记录到 4 85次挑衅行为。对单元间优势指数的分析得出单元间存在线性等级结构 :黑头 >红点 >长毛 >秃头 >井字头 >断指 >中指 >八字头。连续跟踪观察最高等级单元的成年雄性黑头的社会行为 。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