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煤炭科学技术》 >韩城矿区H3井组煤体结构测井反演及三维地质建模

韩城矿区H3井组煤体结构测井反演及三维地质建模

         

摘要

为定量判识煤体结构,研究韩城H3井组煤体结构分布特征,在分析钻井取心资料的基础上,结合不同煤体结构煤层测井响应特征的差异,建立了煤体结构指数N和深侧向电阻率与微球聚焦电阻率比值R(LLD/MSFL)双参数判识煤体结构的方法.依据该反演模型完成29口井的煤体结构测井解释,厘清煤体结构纵向分布特征.进一步借助Petrel2015地质建模软件,采用随机建模方法实现了煤体结构空间分布特征的三维可视化.结果 表明:在5号煤层中,N<40且R<81为Ⅰ类煤(原生-碎裂煤),N<42且82<R< 108为Ⅱ类煤(碎裂-碎粒煤),65<N<95且R<95为Ⅲ类煤(碎粒-糜棱煤);在11号煤层中,N<42且R<70为Ⅰ类煤(原生-碎裂煤),28<N<47且72<R< 110为Ⅱ类煤(碎裂-碎粒煤),55<N<89且49<R<99为Ⅲ类煤(碎粒-糜棱煤).韩城H3井组5号煤层煤体结构主要以Ⅲ类煤和Ⅰ类煤为主,分别占43%和37%,Ⅲ类煤主要分布于研究区东北侧,Ⅰ类煤分布于研究区西侧和东南侧,Ⅱ类煤仅占9.2%,还有少部分夹矸(占10.9%),厚度较薄;11号煤层煤体结构主要以Ⅰ类煤为主,约占62%,厚度较厚,Ⅱ类煤和Ⅲ类煤较少,各占20.6%和12.1%,其中Ⅱ类煤主要分布于研究区东部,Ⅲ类煤主要分布于研究区中部,二者厚度较薄,夹矸相对较少(占5.5%).总体来看韩城H3井组5号煤层较11号煤层受构造影响大,煤体破碎严重,构造煤发育,对煤层气开采不利.

著录项

  • 来源
    《煤炭科学技术》 |2019年第7期|88-94|共7页
  • 作者单位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

    北京100083;

    煤层气开发利用国家工程中心煤储层物性实验室;

    北京100083;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

    北京100083;

    煤层气开发利用国家工程中心煤储层物性实验室;

    北京100083;

    中国华油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100020;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

    北京100083;

    煤层气开发利用国家工程中心煤储层物性实验室;

    北京100083;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

    北京100083;

    煤层气开发利用国家工程中心煤储层物性实验室;

    北京100083;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

    北京100083;

    煤层气开发利用国家工程中心煤储层物性实验室;

    北京100083;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

    北京100083;

    煤层气开发利用国家工程中心煤储层物性实验室;

    北京100083;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矿床分类;
  • 关键词

    H3井组; 测井反演; 煤体结构; 地质建模;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