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临床荟萃》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浆白细胞介素33浓度变化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浆白细胞介素33浓度变化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摘要

目的 通过测定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浆白细胞介素33(interleukin-33,IL-33)的浓度,进一步探讨其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收集60例ACS患者[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UAP)、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NSTEMI)、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各20例]和20例非冠心病患者(对照组)入院时的血浆,以及从STEMI组中选择13例接受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患者经强化冠心病二级预防药物治疗3个月时的血浆,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u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法检测IL-33的浓度.结果 ACS患者各亚组血浆IL-33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42.56±10.17)ng/L、(40.65±12.99)ng/L、(30.46±4.97)ng/L vs(56.66±5.09)ng/L(均P<0.01).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血浆IL-33浓度降低是冠状动脉病变和斑块不稳定的独立危险因素(OR=0.245,95%CI 0.158~0.442,P=0.002).冠心病危险因素相关分析显示,血浆IL-33水平与空腹血糖、甘油三酯(TG)呈负相关.13例STEMI患者经直接PCI及药物治疗3个月后,血浆IL-33浓度显著回升(46.47±12.33)ng/L vs(29.45±3.01)ng/L(P=0.001).结论 血浆IL-33水平与ACS严重程度和斑块稳定性独立相关,与空腹血糖、TG也有明确关系,同时与冠心病的预后也有一定关联,因此IL-33有望作为冠心病早期诊断和判断预后的血浆标志物之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