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重庆医学》 >低压缺氧治疗哮喘后血浆皮质醇BALF中嗜酸性粒细胞的变化

低压缺氧治疗哮喘后血浆皮质醇BALF中嗜酸性粒细胞的变化

         

摘要

目的探讨低压缺氧治疗哮喘的机制.方法:采用卵蛋白致敏和激发制成豚鼠哮喘模型,比较正常组、诱发哮喘发作后24小时(发作组)、未经任何治疗哮喘豚鼠(对照组)以及低压缺氧治疗哮喘豚鼠(治疗组)的血浆皮质醇、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嗜酸性粒细胞(EOS)和低密度嗜酸性粒细胞(HEO)以及肺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1)皮质醇水平发作组较正常组显著升高(P<0.01),对照组较正常组明显下降(P<0.01),治疗组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与正常组无显著差异(P>0.05).(2)BALF中EOS和HEO变化:发作组较正常组明显升高(P<0.01),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治疗组与正常组无显著差异(P>0.05).(3)肺组织病理学变化: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好转,EOS浸润减少,肺泡膈间质水肿基本消失,Ⅱ型肺泡上皮增生.结论低压缺氧治疗哮喘豚鼠后血浆皮质醇水平升高,BALF中EOS和HEO数目减少,可能是低压缺氧治疗哮喘的机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