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术前血小板与白蛋白比值对上尿路尿路上皮癌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术前血小板与白蛋白比值对上尿路尿路上皮癌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摘要

目的探讨术前血小板与白蛋白比值(PAR)对上尿路尿路上皮癌(UTUC)患者总生存期(OS)和肿瘤特异性生存期(CSS)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3年12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收治的169例UTUC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07例(63.3%),女62例(36.7%)。平均年龄65(36~87)岁,其中&65岁73例(43.2%),≥65岁96例(56.8%)。38例(22.5%)有吸烟史。15例(8.9%)有膀胱癌病史。肿瘤单发159例(94.1%),多发10例(5.9%)。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体力评分0分159例(94.1%),≥1分10例(5.9%)。血小板计数217.0(68.0~772.0)×109/L,血清白蛋白42.0(27.3~52.7)g/L,PAR为5.40(0~17.31)×109。手术方式:根治性肾输尿管切除术147例(87.0%),节段性输尿管切除术22例(13.0%)。术后辅助放化疗155例(91.7%)。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PAR最佳截断值,根据最佳截断值将患者分为低PAR组和高PAR组。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采用Cox风险比例模型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术前PAR与UTUC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 ROC曲线显示PAR最佳截断值为6.67×109,将患者分为低PAR组(&6.67×109)133例(78.7%)和高PAR组(≥6.67×109)36例(21.3%)。高PAR组和低PAR组的3年总生存率为50.0%和77.6%,5年总生存率为46.2%和66.7%。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分级(G1~2或G3)、病理T分期(pTa/T1或pT2~4)和术前PAR与OS和CSS呈显著相关性。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PAR与OS(HR=1.850,95%CI 1.095~3.127,P=0.022)和CSS(HR=2.154,95%CI 1.242~3.736,P=0.006)均呈显著相关性,PAR是预测UTUC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术前PAR对于UTUC患者的OS和CSS均具有预测作用,可作为独立预后因素,对高危患者的预后判断具有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